天天快播:不要用付出“捆绑”孩子
来源:东方资讯    2023-03-23 02:30:07

一对母子走在街上,享受亲子相伴、共同成长的时光。(图文无关)本报记者 黄子君 摄

“我每天起早贪黑,为了是什么?”“你算算,英语这科我给你花了多少的补习费,为什么英语还是考得这么差!”……在面对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乖时,不少父母就抛出“为你付出多少”之类的话语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与其说是教育,更不如说是一种夹杂着“爱”的“捆绑”控制。

用付出来“捆绑”孩子


【资料图】

在家庭教育中,总有一些父母用付出来“捆绑”孩子,但殊不知,父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能给孩子的心灵扣上沉重的枷锁,让孩子成长的步伐越来越沉。

“你看看,平时的补习费我也没少给你交!你就是用这种成绩来回报我的?”在开学初测试成绩出来后,面对小学六年级小王同学那糟糕的成绩,他的妈妈开始以平时的补习费作为出发点,来教训小王同学。

“又不是我让我妈交这个钱,总拿这个说事,听着真烦!”小王同学明显有些脾气,对于妈妈这样的教训,他久而久之,形成了逆反心理,很不爱听。

相比于小王同学的不乐意,小杨同学感觉更多的是自责。刚上初中的小杨同学,全家重心都在她身上。“爸爸妈妈真的对我很好,每天起早贪黑接送我上下学。”小杨同学告诉记者。但是听到父母“你要加油啊,为了你我放弃了……”之类的话,小杨同学心中总会被一些自责感填满,总是觉得如果不按照父母说的做,就会对不起他们,很自责。

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父母认为,这么说,其实是他们“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他们对子女的期待值太高,认为付出精力或者金钱就应该要有收获。

芗城区的林先生的孩子相较于其他孩子来说,比较顽皮且成绩并不如意,长期在外工作的林先生也表示很无奈,无形中也会将自己在外工作的苦诉说给孩子听。“孩子调皮,也让他知道父亲在外工作的苦,也希望这样能够激励他好好学习吧。”林先生无奈地说道。

不要把父母的压力转移给孩子

记者了解到,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觉得,对孩子进行一些带有付出感的教育,对孩子有所帮助,有些家长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就不置可否。

在漳州事业单位上班的周女士表示,这样的教育方式自己从来都不会去碰,因为她觉得,为孩子付出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什么为了孩子花了多少钱,放弃了什么梦想,我觉得这种是父母自己想付出的,不应该把这些转移给孩子。”周女士表示,自己小时候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足,但父母从没有因此用他们付出多少来“捆绑”自己,自己也不会将这种教育方式传到下一代。

当然,与周女士不同的是,曾先生觉得适当给点压力也没什么坏处。曾先生的儿子现在已经上了高中,他倒是觉得这时候让孩子懂得父母一些物质上的付出,也有助于他成长。“虽说现在重点仍在学习上,但是还是要让他懂得父母一些生活上的苦。”话虽是这么说,但曾先生表示,自己所给孩子这方面的压力并不多,而且也绝不会在批评他的时候,加上“父母付出多少”之类的话语。

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之前有一个综艺节目叫作《不要小看我》,其中有一期,一位母亲在分享自己的育儿方式时,说到自己会通过让孩子感到内疚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主动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内疚式教育本质上与父母用付出给孩子施压也是同一种道理。

对于这种教育方法,芗城实小的黄乌丽老师认为父母不应该用付出这种话语对孩子说教和施压。她觉得养育孩子,原本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欣赏他在这个过程中的点滴变化,享受亲子相伴、共同成长的时光,这是多么有意义。可是有很多父母却把生养孩子变成了一件功利的事情,“我为孩子付出,孩子就必须回报我,不然就是对不起我。”这种付出感一旦产生,就很容易心理失衡,因为付出纯粹是父母的个人选择,但是孩子的回报却由不得父母来决定,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父母出现了想用付出对孩子说教和施压的想法时,黄乌丽老师建议:“当你感觉心力交瘁、患得患失时,意味着你可能在透支自己了,需要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少一点索取,多一点真心。孩子没有要求你为他牺牲,给不了的可以选择好好解释,或者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感受到你在尽全力爱他。真正的爱,是相互的尊重,孩子的回报,也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而不是父母用付出感索取、绑架而来。”

此外,黄乌丽老师还提示分数只是个形式和手段,它不能证明孩子的品格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每个孩子心里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即使学习差的孩子的内心深处也有考第一的愿望。父母应该把控制孩子、埋怨孩子的行为转变为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刘健宁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回顶部